精彩小说尽在书香雅居!手机版

书香雅居 > 悬疑惊悚 > 晴日敛春泥什么意思

晴日敛春泥什么意思

cheli子 著

悬疑惊悚连载

金牌作家“cheli子”的优质好《晴日敛春泥什么意思》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陆子昂许微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秋天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在A大图书馆的木质长桌上洒下斑驳晃动的光许微澜坐在靠窗的老位指尖轻轻划过书鼻尖萦绕着旧书特有的油墨与尘埃混合的气这是她一天中最安宁的时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只剩下文字在眼前静静流窗是充满活力的校篮球场上的呐喊、林荫道上的笑语、抱着书本匆匆而过的身这一切都与图书馆内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微澜喜欢这种“置身事外”的观像一个安静的...

主角:陆子昂,许微澜   更新:2025-09-29 16:21: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秋天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在A大图书馆的木质长桌上洒下斑驳晃动的光点。

许微澜坐在靠窗的老位置,指尖轻轻划过书页,鼻尖萦绕着旧书特有的油墨与尘埃混合的气息。

这是她一天中最安宁的时光,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只剩下文字在眼前静静流淌。

窗外,是充满活力的校园。

篮球场上的呐喊、林荫道上的笑语、抱着书本匆匆而过的身影,这一切都与图书馆内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微澜喜欢这种“置身事外”的观察,像一个安静的记录者,将青春的喧嚣封存在安全的距离之外。

她刚刚升入大二,心理学繁重的课业要求她必须争分夺秒,而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是她最好的避风港。

她合上那本《异常心理学基础》,轻轻揉了揉眉心。

就在这时,邻座两个女生的低语,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这片宁静。

“真的假的?

晴社也会出这种事?”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论坛上都爆了!

匿名信,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他们内部有学术资源垄断,还有……哎呀,你自己看!”

另一个短发女生把手机屏幕往同伴那边推了推,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好奇。

“晴社”两个字,像某种开关,让微澜下意识地放缓了呼吸。

在A大,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社团,更像是一个传奇,一个由校园里最顶尖、最耀眼的精英组成的圈子。

成员要么是奖学金拿到手软的学神,要么是家世显赫、能力出众的风云人物。

对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晴社”是遥不可及的光环,是校园传说的一部分微澜对“晴社”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她从未想过要与那个世界产生任何交集。

她的生活很简单: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

偶尔和青梅竹马的计算机系天才陆子昂一起吃个饭,听他吐槽那些看不懂的代码,就是她最大的社交活动。

她满足于这种简单,甚至刻意维护着这种简单,因为只有在这种简单里,她才感到安全。

然而,那两名女生的对话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的注意力。

她不动声色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解锁,点开了那个熟悉的校园论坛APP。

根本不需要费力寻找。

首页最顶端,一个标着“HOT”并被打上“爆”字标签的帖子赫然在目。

标题用加粗的红色字体写着——《揭开“晴社”光环下的阴影:论精英社团的学术不端与资源垄断》。

微澜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点开帖子,内容是一封措辞严谨、逻辑清晰的匿名举报信。

信中列举了几项看似确凿的“证据”:比如,某些核心成员在关键课题研究中,将非社团成员的贡献最小化;比如,内部流传着未经公开的珍贵学术资料和往届考题;再比如,在重要的竞赛和奖学金评选上,社团成员享有“隐形”的优先权。

帖子下方的回复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1楼(吃瓜群众):卧槽!

大瓜!

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完美的地方!

25楼(路过的大三狗):半信半疑。

晴社的人确实厉害,但要说完全干净,我也不信。

竞争那么激烈,没点手段怎么可能?

**88楼(晴社支持者):纯属污蔑!

有本事实名举报!

躲在网络后面放冷箭,小人行径!

支持晴社,要求严查造谣者!

**203楼(理性分析派):抛开情绪,这封信写得很有水平,不像是空穴来风。

坐等校方调查结果。

希望还大家一个真相。

**赞美、质疑、愤怒、辩护……各种情绪在小小的屏幕上交织、碰撞、发酵。

微澜快速滑动着屏幕,指尖有些发凉。

她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风暴正在这平静的校园上空迅速凝聚。

这不仅仅是一封举报信,它像一把钥匙,撬动了许多人内心对“公平”与“特权”最敏感的神经。

她下意识地环顾西周,发现图书馆里原本埋头苦读的许多人也都在窃窃私语,目光不时瞟向手机屏幕。

一种熟悉的、令人不适的窒息感悄然包裹了她。

那是被众人目光审视、被流言推着走的感觉,即使她此刻只是一个旁观者,高中时那段不愉快的记忆碎片仍不受控制地闪现——被孤立、被误解、被贴上标签……她用力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那些灰色的画面驱散。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微澜的心理学专业本能开始悄然运作。

她重新仔细阅读那封匿名信,目光聚焦在文字本身,而非它引发的情绪海啸。

信件的文风非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冷静了。

列举的“罪状”条理清晰,但在描述某些细节时,却使用了一些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形容词,比如“令人发指的垄断”、“赤裸裸的不公”。

这种冷静叙述与偶尔迸发的激烈情绪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割裂感。

更引起她注意的是,信中提到的某个具体事例——关于一项校级科研项目的成员分工。

微澜恰好因为课程需要,关注过这个项目的公开结题报告。

她隐约记得,报告上的署名和贡献度排序,与匿名信中的描述存在细微的出入。

匿名信刻意模糊或夸大了一个非社团成员的贡献被边缘化的程度。

这不太寻常。

如果写信人手握确凿证据,为何要在这种可以查证的事实上进行模糊处理?

是为了增加指控的冲击力,还是……写信人本身获取的信息就存在偏差,或者,是故意留下的破绽?

微澜蹙起眉头。

这封看似义正辞严的信,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复杂的目的。

它不单单是为了揭露,更像是在精准地撩拨某种公众情绪,试图将“晴社”置于道德审判的火炉上炙烤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边响起:“同学,打扰一下。”

微澜吓了一跳,猛地抬头,发现是图书馆的管理员老师,身边还站着一位面带微笑、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微澜认得她,是学生工作处的辅导员,姓李。

“许微澜同学是吧?”

李辅导员的声音很亲切,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刚才看你好像在很认真地看论坛上的那个帖子?

能跟我到办公室聊几句吗?”

微澜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怎么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是因为她刚才阅读时过于专注的神情,还是……邻座女生注意到了她对帖子的关注并告诉了老师?

周围同学若有若无的目光注视下,微澜只好硬着头皮,收拾好书本,跟着李辅导员离开了图书馆。

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微澜却感觉背上像压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走进学生工作处那间简洁的办公室,李辅导员请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微澜同学,别紧张。

找你来,是因为关于‘晴社’的这封匿名信,校方非常重视,己经成立了调查组。”

微澜点了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放在膝上的书。

李辅导员看着她,继续说道:“事情影响很大,我们需要尽快查明真相,既不能冤枉好人,也不能纵容任何不正当行为。

调查组需要多方了解情况。”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微澜脸上,带着一丝探究,“刚才在图书馆,我恰好听到你在和同学分析那封信?

你好像提到,信里的文风和某些细节……有点特别?”

微澜的心猛地一沉。

原来她当时和室友的低语,真的被听到了。

她本能地想否认,想把自己藏起来,那种被推到台前的感觉让她恐慌。

但李辅导员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愣住了。

“别误会,我不是在责怪你。”

李辅导员的语气更加温和,“相反,我觉得你观察非常敏锐,角度也很独特。

在目前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我们正需要这种冷静、客观的视角。”

微澜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辅导员。

李辅导员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许微澜同学,我代表调查组,想正式邀请你,以‘临时观察员’的身份,协助我们进行初步的情况了解。

你不需要做任何判断,只需要用你的眼睛和首觉,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这件事。

你意下如何?”

邀请?

临时观察员?

许微澜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她只想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远远地避开一切是非。

可此刻,辅导员的邀请,像一道无形的力量,正将她推向那场刚刚掀起的风暴中心。

答应?

意味着她要主动走进那个光芒耀眼却暗流汹涌的“晴社”世界,要去面对那些她避之不及的焦点和审视。

拒绝?

她又该如何开口?

以什么理由?

害怕?

还是自私?

窗外的晴空下,A大依旧美丽宁静。

但许微澜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平静校园生活,己经宣告结束。

她张了张嘴,那个“好”字或“不”字,却重若千钧,卡在喉咙里,怎么也发不出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