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绵了三日,宫道上积了不少水,踩上去溅得裙角都是泥点。
沈兰芝撑着油纸伞,站在绣品司的院外,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眉头微微蹙起。
“娘娘,掌事的张嬷嬷来了。”
挽月轻声提醒。
一个穿着灰布衣裳的老嬷嬷快步走出来,屈膝行礼:“老奴参见沈婕妤,不知娘娘今日前来,有失远迎。”
沈兰芝扶起她,目光扫过院子里堆放的布料:“张嬷嬷,昨儿皇后娘娘要的中秋礼服,绣得怎么样了?”
张嬷嬷脸上露出几分难色:“回娘娘,料子己经准备好了,只是……绣线还差几匹孔雀蓝的,尚衣局那边说,库房里的都被钟粹宫领走了。”
沈兰芝的指尖顿了顿。
孔雀蓝是今年最时兴的颜色,柳昭仪素来爱赶时髦,想必是为了中秋宴做准备。
可皇后的礼服要紧,若是耽误了,追究下来,绣品司的人都难逃责罚。
她沉吟片刻:“你先让人用宝蓝色代替,我去尚衣局问问。”
尚衣局的管事太监姓李,见沈兰芝来了,连忙笑脸相迎:“沈婕妤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不知娘娘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沈兰芝坐下,接过侍女递来的茶,语气平静:“李公公,本宫来是想问,库房里的孔雀蓝绣线,当真都被钟粹宫领走了?”
李公公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支支吾吾道:“这……回娘娘,确实是柳昭仪派人来领的,说是陛下特许的。”
“陛下特许?”
沈兰芝挑眉,“不知是陛下亲口吩咐,还是柳昭仪自己说的?”
李公公额头冒出细汗,不敢首视她的目光:“这……老奴也不清楚,只是钟粹宫的人拿着牌子来,老奴便给了。”
沈兰芝放下茶盏,声音冷了几分:“皇后娘娘的中秋礼服要用孔雀蓝绣线,你可知晓?”
“老奴知晓,知晓。”
李公公连忙点头,“只是……柳昭仪那边催得紧,老奴也不敢得罪啊。”
沈兰芝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目光锐利:“李公公,六宫之中,皇后娘娘为大。
若是皇后的礼服出了差错,你担待得起吗?”
她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这样吧,你先从库房里调出几匹孔雀蓝绣线给绣品司,至于钟粹宫那边,本宫会去跟柳昭仪说。”
李公公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点头:“是,老奴这就去办。”
离开尚衣局时,雨还在下。
沈兰芝撑着伞,走在宫道上,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回头,见是柳昭仪的贴身侍女翠儿,正怒气冲冲地朝她走来。
“沈婕妤,我家主子问你,为何要抢我们宫的绣线?”
翠儿叉着腰,语气不善。
沈兰芝淡淡瞥了她一眼:“放肆,本宫与你主子说话,何时轮得到你插嘴?”
翠儿被她的气势吓了一跳,却还是硬着头皮道:“我家主子说了,那孔雀蓝绣线是陛下特许的,你凭什么要走?”
“陛下特许?”
沈兰芝轻笑一声,“既然是陛下特许,那你便让柳昭仪拿着陛下的手谕来跟本宫要。
若是拿不出来,就休要在此胡搅蛮缠。”
正说着,柳昭仪的软轿从远处过来。
柳昭仪掀开轿帘,露出一张娇美的脸,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妹妹不过是想要几匹绣线做件新衣裳,姐姐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沈兰芝走上前,屈膝行礼:“妹妹误会了,本宫并非要抢你的绣线,只是皇后娘娘的中秋礼服急用。
妹妹若是急需,不妨等绣品司用完了,再让尚衣局补上,如何?”
柳昭仪脸色一沉,眼底闪过一丝怨毒:“姐姐这话是说,妹妹不如皇后娘娘重要?”
“妹妹说笑了,”沈兰芝语气平静,“只是皇后娘娘的礼服关系到六宫体面,妹妹身为后宫妃嫔,想必也不愿看到皇后娘娘失了体面,对吗?”
柳昭仪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狠狠瞪了她一眼,放下轿帘:“起轿!”
看着软轿远去的背影,沈兰芝轻轻舒了口气。
她知道,今日这番争执,定然会让柳昭仪记恨上她。
但她别无选择,若是退让一步,往后在宫里只会更难立足。
回到长信宫时,挽月己经准备好了热水。
沈兰芝褪去湿衣,泡在热水里,疲惫感瞬间涌了上来。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响,是苏答应来了。
苏答应手里捧着一个食盒,怯生生地走进来:“姐姐,我听说你今日去了尚衣局,怕你累着,特意炖了些燕窝送来。”
沈兰芝看着她,心中微动。
苏答应虽然怯懦,却很会察言观色。
她笑着让她坐下:“有心了,快坐下喝杯茶暖暖身子。”
苏答应坐下后,犹豫了片刻,低声道:“姐姐,我今日听说,柳昭仪去了皇后娘娘宫里,好像在说你的坏话。”
沈兰芝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轻笑一声:“无妨,身正不怕影子斜。
她想说,便让她说去。”
苏答应看着她从容的样子,眼中满是敬佩:“姐姐真是厉害,换做是我,早就慌了。”
沈兰芝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温和:“在宫里,慌是没用的。
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沉住气。
只有沉住气,才能想出办法。”
苏答应重重点头:“我记住了,谢谢姐姐。”
送走苏答应后,沈兰芝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雨。
她知道,这场雨不会轻易停下,宫里的风波也不会轻易平息。
柳昭仪不会善罢甘休,皇后那边也不知会如何反应。
但她己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她都会一步一步走下去。
夜深时,沈兰芝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是她在宫外的家人送来的,说父亲近日在朝堂上受到了柳昭仪父亲的打压,处境艰难。
她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颤抖,眼底闪过一丝狠厉。
原来,柳昭仪不仅在宫里针对她,还在宫外打压她的家人。
这笔账,她记下了。
她将信纸烧毁,灰烬随着夜风飘散。
沈兰芝走到梳妆台前,拿起一支银簪,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兰花。
这是她入宫时母亲送给她的,说是能保她平安。
她将银簪插在发间,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明日便是中秋宴,她倒要看看,柳昭仪究竟能得意到几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