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雅居!手机版

书香雅居 > 其它小说 > 我在深渊中爱你也爱自己的刺

我在深渊中爱你也爱自己的刺

易瑀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我在深渊中爱你也爱自己的刺》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易瑀”的原创精品何世清何世清主人精彩内容选节:是一部深刻展现代际创伤、女性觉醒与青春成长的现实主义小说事开端于一位20岁少女(序言中的“我”)充满迷茫与压力的内心独她厌恶自己的女性身这源于童年时重男轻女的家庭创她渴望逃唯一的光亮是记忆中已然逝去的、名为“苏苗苗”的温暖存在(第一篇)。这份失去的挚成为贯穿全文的情感暗线事的镜头旋即转向黄河畔的小聚焦于少女何世她生活在父亲何军家暴的阴影用中性的着装作为保护她的母亲孙婷一个长期隐忍的女她见证了母亲从懦弱到强大的蜕变战斗远未结束说的主线将围绕何世清与青梅竹马的苏苗苗展摆脱家庭噩梦何世清带着旧的伤痕与新的勇与苏苗苗共同面对生活的挑她们的故事是关于治愈、关于自我认同、关于如何在废墟上重建爱与未来的故何世清需要解开对自身性别的心而苏苗苗的活泼与温正是照亮她深渊的那颗星星说将通过细腻的笔探讨家庭暴力、性别歧视、社会偏见等沉重议但内核始终是温暖与充满希望它讲述的是如何在黑暗中守望相如何凭借爱与勇在破碎的过往为自己和所爱之人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未

主角:何世清,何世清   更新:2025-10-28 04:13:1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是我20岁青春懵懂的年纪。

这个年纪,本该是肆意飞扬的,像盛夏疯长的藤蔓,充满无限可能。

可我却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像一只被无形之线牵引的木偶,每一个动作都僵硬而笨拙。

我尽力想做得更好,拼尽全力地踮起脚尖,渴望触碰那个被社会、被他人、被自己内心设定的标尺。

然而,现实总是一记冰冷的闷棍,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人际关系像一团乱麻,学业或工作的压力如同永不停歇的传送带,对未来的迷茫更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雾霭。

我被一些不明所以的压力压得喘不上气。

那压力没有具体的形状,却无处不在。

它来自朋友圈里别人光鲜亮丽的展示,来自父母欲言又止的期盼,来自同龄人看似轻松的“成功”,更来自我内心深处那个永不满足、不断自我批判的声音。

渐渐地,我变得暴躁易怒,像一座一点就燃的火山。

对亲近的人失去耐心,对微小的挫折反应过度。

我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这样的自己了——那个曾经也会对着阳光微笑的女孩,被她自己囚禁在了情绪的牢笼里。

周围的声音嘈杂不停,每个人都长了一张嘴。

那些话语,轻飘飘地说出来,好像也完全不用负责。

那些批判的、质疑的、甚至裹挟着无形恶意的能量,并不需要真的从他们嘴里说出来。

当我凝望向他们的眼睛,在他们深邃的眼眶里,转动的眼球上,那微妙闪烁的光芒,那不易察觉的轻瞥或皱眉,好像都写满了对我的不满。

是我太敏感了吗?

或许是吧。

但我总能看见,我总不想看见。

每一次对视,都像是一场无声的审判,将我推向自我怀疑的深渊。

而每一次凝望你的眼睛——在我疲惫的想象里——我好像马上就要坠入无尽的深渊。

那深渊是我所有负面情绪的集合,是恐惧、是自卑、是深深的无力感。

你的眼神,像一面镜子,照出我所有的狼狈与不堪。

可是,奇怪的是,也正是这凝望,让我生出一种近乎固执的渴望。

但是我想看见深渊里的星星。

我想知道,在最漆黑的谷底,是否还有一丝微光,是独属于我的救赎。

你是否,就是那颗星星?

为了逃离这些目光,我走在路上,总是习惯性地低着头。

视线所及,只有自己移动的鞋尖和灰扑扑的路面。

我下意识地用脚尖拨弄着路边的瓶盖,看它咕噜咕噜地滚远,发出空洞的声响,这微不足道的控制感竟能带来一丝短暂的平静。

走到路口,发现路边的井盖没有完全合起来,露出一道幽深的缝隙。

我鬼使神差地蹲下来,朝着那片黑暗,鼓足勇气大喊一声:“里面有人吗?”

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碰撞,带回空洞的回音。

我好希望里面能出现一个能陪我说话的声音,哪怕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秘存在,告诉我这一切并非我独自承受。

我蹲了很久,屏住呼吸倾听,连一只老鼠跑过的悉索声也没有等到。

巨大的失落感包裹了我。

站起身,一阵后怕袭来,我害怕真的有行人或小孩不小心掉下去。

于是,我近乎仪式般地,从书包里掏出那摞没什么用但当初却花了700块买的复习资料——它们像是我某种失败努力的象征——小心翼翼地盖在井口旁边,做了一个拙劣而显眼的提示。

这个举动很傻,我知道,但仿佛这样,就能弥补一下我内心那个巨大的、无法填满的缺口。

“我好想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当个野人。”

这是我今年最大、也最真诚的愿望。

不用再理会任何规则、任何目光,只与山川草木为伴,让最原始的生存需求覆盖所有细腻的痛苦。

“明天要干什么呢?

如果还去那里的话,我还会遇到他们吧……”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向明天,带来一阵熟悉的焦虑。

“希望待会儿那条路上,我不会遇到那个奶奶。”

我可能有些奇怪吧,至少在大多数人眼里是。

我喜欢穿的像个男生,宽大的T恤、破旧的牛仔裤、永远踩着一双看不出性别的运动鞋。

我穿的衣服,用那个奶奶的话来说,就是“不男不女”。

她每次见到我,那浑浊却锐利的眼睛里,总会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诧异和评判,有时甚至会嘟囔出声。

我不喜欢自己是个女生。

这个念头是从什么时候像种子一样埋下,然后疯狂滋长的呢?

是小时候,爸爸指着妈妈的鼻子骂:“还不是你没用,生了个赔钱货!”

那一刻,我仿佛不是一个新生命,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个错误的性别。

是从妈妈每次和爸爸吵完架,都会把无处宣泄的委屈和愤怒转向我,哭着朝我怒吼:“你为什么是个女生!

你要是男孩,这个家就不会这样!”

好像从那些时候开始,“女性”这个身份,就与“错误”、“原罪”、“不值钱”划上了等号。

我就开始无比地讨厌自己,讨厌这个与生俱来的性别。

后来自己慢慢长大,身体出现了我不愿面对的变化。

我惊恐地发现,如果我穿着好看的裙子,稍微打扮一下,走在大街上,总会接收到一些异样的眼光。

那眼光不像奶奶那样首白的评判,却更令人窒息。

它们像无数根冰冷的、无形的银针,密密麻麻地刺在我身上,带着审视、玩味,甚至是不怀好意的窥探。

我甚至能产生一种诡异的幻觉,仿佛能感受到,当那些目光移开后,那些银针被拔掉的地方,会渗出细小的血珠,然后血会顺着皮肤的纹理,温热而粘腻地慢慢往下滑。

这种现象让我不寒而栗。

于是,中性甚至男性的装扮,成了我的铠甲。

它为我减轻了很多困扰。

我走在路上,不会再有轻浮的男生朝我吹口哨,不会受到某些男老师过度的“关心”和骚扰,这身打扮甚至可以让我看上去更加具有攻击性,像一只竖起尖刺的刺猬,警告外界保持距离。

我感到一种扭曲的安全感。

但其实,我心里明白,这些铠甲对于真正的痛苦来源——那些根植于童年、源于至亲伤害的内心空洞——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它们能挡住外界的风雨,却无法温暖我内心的寒冬。

我依旧孤独,依旧迷茫,依旧在深夜里被自我厌恶吞噬。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